頤和園畫中游景區的澄輝閣和畫中游殿之間有一座石牌樓,是乾隆清漪園時期的遺存。牌樓坐北朝南,青石石質,兩柱一樓式,廡殿頂。正脊南北雕有二龍戲珠圖案,兩頭有吞脊獸,熗脊上有蹲獸,筒瓦滴水檐椽俱全均是石質。椽下是冰盤檐、斗拱梁枋。立柱南北是巨大的抱鼓石,兩個抱鼓石和立柱為整石雕出,用料巨大。
這座牌樓兩立柱南北分別雕有楹聯,枋心南北也雕有額題,均為乾隆御筆。南側額題:“山川暎發使人應接不暇”,楹聯:“幽籟靜中觀水動,塵心息后覺涼來”。北側額題:“身所履歷自欣得此奇觀”,楹聯:“閑云歸岫連峰暗,飛瀑垂空漱石涼”。在抱鼓上、立柱上、梁枋下面和冰盤檐上只要有空白的地方均線雕有纏枝花草紋飾。下層梁枋南北各線雕三幅高士圖,上層梁枋南北各線雕一幅深山高士圖長卷,上枋兩頭也雕有攜琴訪友等圖。
此石牌樓從用料之好之大、雕工之精細精美來看,乾隆當年是不計下了大工夫的,其牌樓可以說是頤和園內單門牌樓中最為精美的。
只可惜枋上線雕高士紋飾歷經二百多年的風雨,已經漫漶,局部難以辨認,也建議頤和園有關部門今早拓片留存,否則隨著時間推移精美的圖案將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。